翁老師說:這些汐止國小對面圍棋教室的學生作品。在共同傳閱「親吻沙灘的小孩」這本書,並告知校園霸凌新聞事件後,所寫出的心得。每個小朋友擷取的重點都不盡相同,幫助同學或受幫助的例子也不一而足,對多數都是四年級的小朋友已經難能可貴了!
子藝圍棋教室
四年級 李瑄芹
四年級 黃郁芯
四年級 黃心愉
翁老師說:這些汐止國小對面圍棋教室的學生作品。在共同傳閱「親吻沙灘的小孩」這本書,並告知校園霸凌新聞事件後,所寫出的心得。每個小朋友擷取的重點都不盡相同,幫助同學或受幫助的例子也不一而足,對多數都是四年級的小朋友已經難能可貴了!
子藝圍棋教室
四年級 李瑄芹
四年級 黃郁芯
四年級 黃心愉
我的爸爸---大安班 黃安頎(小五)
我的爸爸聲音宏亮,每次說話都很有威嚴。他是位數學老師,每次上課說話時聲如洪鐘,例如有一次,我在教室寫功課,他就突如其來的拍打桌子,害我嚇得魂飛魄散!雖然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兇,但,也有鐵漢柔情的一面。
在我心目中,我的爸爸是個「蟻人」,每天早上六點起來幫我做早餐,七點的時候,爸爸用「河東獅吼」的聲音來叫醒我這「賴床鬼」!儘管他生病了,喉嚨沙啞,也是如常的叫我起床,做早餐給我吃、送我去上學等等,這位默默付出的人──就是我親愛的老爸!有一次,要去問數學題目的時候,看到爸爸累到睡著了,我心想,不去吵他讓他多睡一會,但正當要離開的時候,爸爸就驚醒了,原來他連打瞌睡都睡不沉,真是太辛苦了。
有一次,我和爸爸去洗車,洗到一半的時候,爸爸淘氣的把泡泡抹在我臉上,我就反攻他,這次他就把泡泡抹得我滿臉都是,這次的洗車「意外」,成了我們父女倆最美麗的回憶了!
謝謝爸爸從小到大無怨無悔的照顧我,我身體健康,您居功厥偉。現在都是吃你的,用你的、花你的,長大以後就換你吃我的,用我的、花我的吧!很感謝您無微不至的照顧!我愛你!您永遠都是我最可靠的父親!
評語:在用日常生活中,用的有趣例子描繪出父女兩人深刻的情感;
賀 經由竹北自組班張尤麗老師指導 康乃薾小學任OO同學 榮獲校內作文比賽三年級組優勝
賀 經由竹北自組班張尤麗老師指導 龍山國小呂OO同學 榮獲校內作文比賽四年級組第二名
授課老師:周天心
在課堂上上課的經驗是:跟孩子們提到起、承、轉、合,中高年級的孩子們常常會是一副"又是這個!"的表情,我彷彿是他們眼中很"老梗"的老師,端不出新菜。
而繼續深問下去就會知道,起、承、轉、合這四個字在多數孩子心中,似乎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訣,他們知道寫作文跟這四個字脫不了關係,
但是當我問:
"什麼是"起"?"
"就是開頭啊!"
什麼是"承"?
發文者:李佳螢
什麼是「成長」?成長有時候,是一些很小很小的東西累積起來的。
比如學會了某件原本不會的事、理解了複雜難解的道理、開始承受壓力和面對困難、跟傷心無奈並存,或者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事情,並不是努力就會得到結果,人生有許多不盡如意的事,必須從跌倒中再爬起來,這也是一種成長。
這個題目在寫作時,依據年紀不同,既可以單純紀錄不同階段的改變,也可以針對成長的過程,去書寫自己的心境轉變。整體來說,成長是一種動態的變化,並不一定會隨著年紀增長,有時候一不留意,我們便原地踏步,蹉跎光陰,所以對於想要寫得深入的人來說,年紀或外在並不是大部分人寫「成長」主題的重點所在。而會放在「因為經歷某事」而改善個性、跨越障礙、克服困難等心靈層面等等。
無論是什麼文體,具體的形容和畫面的呈現都很重要,要如何化抽象的情感為具體的文字更是一大功夫,這時候千萬別忘記「五感摹寫」(視聽嗅味觸)和比喻、轉化。尤其像這種著重自身生命經驗分享的題目,學生在面對時,更容易因為「覺得自己的例子不夠適合」而避談或輕描淡寫,其實這非常可惜!對於寫文章的人來說,自己的經驗和體悟格外珍貴,要先理解和看重自己的看法,再使用外在的例子、名言佳句或技巧來呈現,因此不只要閱讀汲取經驗,時常停下來「思考」如何表達或呈現自己的意見,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而在寫作時,則要特別在例子分享上下功夫,免得即使舉了例,在別人的觀看感受中也是「船過水無痕」,無法使力。
發文者:李佳螢
旅行或出遊,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常度過假期的方式之一,不論是用拍攝照片、錄影,或者購買紀念品、甚至是寫下一段心情文字,都能留下美好的回憶,而「遊記」在學校作業中出現的機會也比比皆是。
要怎麼寫出獨樹一格的遊記?其實並不難,最重要的是表現自己在旅程中印象最深刻的體悟,擷取一個重點加以放大。如果你曾留意,就會發現即使是旅遊節目主持人,或者旅行家、部落客,每個人介紹同一個地點,卻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發現,這便是拜獨特的觀察角度所賜,因此篩選題材特別重要。除此之外,再加上自己的回憶渲染所做成的。
不需要肩負從早記錄到晚的瑣碎,也不需要受制於知名景點的盛名負累,透過遊記寫出真實的感受,才是遊記的重點。
沒有人規定,遊記的目的在於寫景或者交代行程,也沒有人說,遊記非得從「今天是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」寫到「這次的旅行令我獲益良多」。
發文者:李佳螢
眼睛一直是人類接受最多訊息,也最重要的感官之一。而在五感描寫中,視覺也一直是最基本,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摹寫。
很多時候,我們對於熟悉的事物都只有模模糊糊的一個印象,宛若春花秋草,看過便忘,更別提要具體描述給別人聽了。
因此,今天我便決定讓這群二年級小朋友好好觀察他們所在的教室,大家也透過他們的文章所吐露出的蛛絲馬跡,來探索這裡吧!
第一位是唯一的一位一年級小女生,安安。在探索教室的過程中,她最喜歡抱枕啦!在她眼中,扁扁的抱枕像是餓肚子的人,柔軟的部分則像是棉花糖,連警報器都變得十分人性化了。
發文者:李佳螢
詩是美麗的智慧結晶,去年暑假,我再度用林良和蓉子的詩上課,學生的反應不錯。
其實一首好詩,很多時候不貴在長度,而重在氣韻,還需要一再敲打修改。無論體裁是詩歌詞文任何一種,但其中的體悟和韻味是可以相通的。無論是一首短詩、一篇文章、一輯散文、一本小說,只要是好的作品,在不同的年紀讀它,都各有一番心得才是。
宋代有一位詞人蔣捷,他的〈虞美人‧聽雨〉可以作為這類心境的代表。內容如下: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。 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雲低,斷雁叫西風。 而今聽雨僧廬下,鬢已星星也。 悲歡離合總無情,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。
歲月無情,然人有情也。因此同樣的雨聲、相似的場景,卻會隨人的成長與歷練而波動。聽說讀寫,固然不能偏廢,但文字的精深與否,貴在人的思想。因此不論古詩詞或近體,活潑的童詩或反應現實的現代詩,細細讀來,都有其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