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文人:蘇儀兒
各位家長好,天母區、板橋區課表已經排出了,敬請您參考。
本期9-11月,三個月共計12堂課,每堂課400元。
其中會因月考週停課一次,待各校公布行事曆後,再另行通知。
天母週六早班
時間:101年9 ~ 11月 每週6早上10點30 ~ 12點
地點: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120巷1號
註明:本安由蘇儀兒、翁清堂老師輪流授課
發文人:蘇儀兒
各位家長好,天母區、板橋區課表已經排出了,敬請您參考。
本期9-11月,三個月共計12堂課,每堂課400元。
其中會因月考週停課一次,待各校公布行事曆後,再另行通知。
天母週六早班
時間:101年9 ~ 11月 每週6早上10點30 ~ 12點
地點: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120巷1號
註明:本安由蘇儀兒、翁清堂老師輪流授課
今天錄「新聞挖挖哇」,討論的是小四男生跟爸爸在警局吵架三小時的新聞。
這個爸爸在竹科工作,家裡沒有電視,希望有更多的親子互動時間。兒子愛閱讀,功課也很好,爸爸讓他每週可以去阿嬤家過夜、看電視。
上週,因為媽媽出差回國,爸爸決定一家團圓,暫停一次阿嬤家過夜。結果孩子大為反彈,最後鬧進警局。
新聞說,孩子在校功課很好,說話十分「成熟」。他對警員說,他有看電視的「基本自由權」,爸爸沒資格剝奪,又說爸爸不守信用,答應他考試成績好,要買ipad,卻都沒買。
還對來安撫他的社工警告:「你不准摸我的頭,否則我告死你.....」
最後甚至說寧願去「寄養家庭」或「睡公園」,都不願意回家。
我看了這個新聞的感覺是,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(將來應該可以唸法律才對),但父親用錯了「民主教養」方式。管教孩子需要跟孩子說道理,但管教的界線,卻不能「只」建立在說道理上。
這篇練習的寫作技巧是「形容」,如何「把短句拉長」。
我參考國語日報黃基搏老師的「低年級作文寫作技巧」,但是是用在中高年級身上。
以「家」為題,原文每段只有一句話。我讓孩子們試著把第一段「小魚的家」增長,並先討論「小鳥的家」和其他的家有些什麼成員、什麼樣的環境,把內容豐富之後,再寫下來。
以下是東湖「麗都社區」班,四年級的馮以安、張宏瑛的作品。
xx與xx,這類的作文題目,首要的重點是要找出兩者的「關係」。
是相反(美與醜、真與假、.....),還是類似容易弄混(自由與放縱、忍耐與懦弱....)還是各有優缺點(都市與鄉村、讀書與玩樂),找到了兩者之間的關係,就可以用自己的觀點去申論了。
天秤式的作文,大綱記得要平均分配,可以用合、分、分、合的寫法處理,會比較有層次。
以下是汐止班 六年級葉大祺的作品。
相片可以讓大家看到作文全文,這樣方便多了,免得我一直沒時間打出來,拖了又拖。
本單元將是安儀多元作文小朋友發表作品的園地,讓大家「好文共欣賞」,並同步發表在「陳安儀多元作文」部落格中~
本篇是主題的引導方式是:請小朋友假想自己不能走路,或是看不見、聽不見,然後想辦法把「走路的感覺」、「顏色」、「聲音」,描述給不能走的朋友、及盲人、聾啞人士去想像。
其實也就是把各種感覺做交互轉換的練習。
以下為大湖國小二年級林芯白小朋友作品。
有媽媽看到小孩形容自己變成噴火龍很傷心,給大家看一下我兒子筆下的我:
誇飾法嘛!不要太在意囉!
教小孩的好處就是,總是會想起那些早已經忘懷的事情:比如說:洗澡玩遊戲。
沒有蓮蓬頭的年代,我喜歡假裝毛巾是魚,在大鋁盆裡,假裝用水杓撈「魚」,撈得不亦樂乎。
或是,把毛巾覆蓋在水上,會自然浮出一個大泡泡,捏住尾端,就會看到「鯨魚吐泡泡」......
現在的小孩喜歡把蓮蓬頭倒轉沖天花板,假裝在下雨;或是把洗髮精倒在地上,假裝在溜冰......還有人把洗頭髮的泡泡黏在牆壁上--「賣貢丸」。
今天有個小孩興高采烈的告訴我:老師,我都踢「泡泡足球」!
我女兒最愛用身體各部位夾拉出大泡泡.....
發文者:蘇儀兒
上週我們各班上的小朋友們製作了好多小書。每個人都好用心呀!
書名統一是:帽子雨
老師開端說一個關於帽子雨的小故事,小朋友必須自行接著完成,並在結局寫出為什麼天空會下帽子雨呢?
此書製作約需1-1.5堂課,主要訓練孩子敘述事件(人事時地物的順序)與想像力,
從2~6年級,我們班上每個小朋友都能完成喔!
因為圖檔有限,不能一一全部po上,其它小朋友也很棒。
在此分享幾位小朋友的內頁,大家都非常用心編寫,老師在欣賞的同時,不驚佩服這群孩子的想像力呢!
發文人:蘇儀兒
這學期蘇老師帶著學生走出室外,進行各種寫作觀察,這比紙上談兵更為吸引孩子,也更能加深他們的印象。
下雨天,我們在屋簷下觀察街景,板橋A班的小朋友們發現:
一片片樹葉像擁抱著小雨滴、溼滑的地板變成一座溜冰場、車子經過水坑時,若車速快,濺起的水花好似朵神奇的大花綻開、街上的車子像演奏起喇叭交響樂、五顏六色的雨傘,如春天百花盛開、大雨落在水溝裡,會使溝水變成一條湍急的小河流……
夜晚時,我們去看夜晚街景,閃亮的霓虹燈使孩子幻想無限。天氣好的時候,我們會去觀察校園、公園,或是前往書店觀察人物。他們寫出來的文章,讓老師充滿感動。
在此分享民生班世瑜的作品:
今天是個陽光普照的好天氣,我們前往瀰漫著咖啡香的金石堂,與寬敞的民生公園進行視覺觀察。
一走進金石堂,我們直奔三樓童書區,我在那裡看見一位小男孩和他的媽媽一起看一本故事書,畫面感覺十分溫馨,而小男孩身旁的書架更是吸引我的目光,因為架上琳瑯滿目的小說讓我好想一頭栽進書中世界。不過,同學的呼喚聲叫醒了我,我們一行人前往書店裡的咖啡廳觀察人物。我在那兒看見一位穿著黑色上衣的中年婦女,她一面悠哉的看報紙、翻雜誌,一面品嚐著香醇的咖啡,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她一樣,生活得輕鬆自在。
接著,我們又出發到民生公園,一踏進公園廣場,成群的鴿子從我頭頂飛翔而過,好像一架架飛機劃過天際,也帶來一陣涼爽的風。兩旁高大綠樹,加上彩色的遊樂器材,形成一幅五彩繽紛的圖畫,讓好多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,其中還有一個穿紫色衣服的小女孩,賴在那兒不願意回家呢!
發文人:蘇儀兒
記敘文練習可從孩子最常接觸的地方著筆,一開始題目範圍不要訂得太大,以免孩子過於天馬行空。比如寫我的家,不如先寫家中某一塊區域;寫我的校園,不如先練習寫我的教室,視線所及未必能牢記於腦海,藉此訓練視覺觀察能力,並體會「落花水面皆文章」的樂趣。
大安班/陳宇莉